close


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有放假就喜歡帶家人到處走走看一下風景或訂房推薦

四處旅行吧!!但是如果去遠一點的地方的話就會考慮在那裏找旅

館或飯店過夜這樣玩起來也比較不會

這麼累,這次住的這間住宿折扣聖查理斯新飯店 - 馬賽住起來就滿舒服的而

且服務態度又親切!!二度蜜月

大家應該會想這樣不會花很多錢嗎??其實不會~~因為在我預訂住宿資訊

住宿的這個網站優惠第一次訂房折扣就很多所以省了很多錢,大家可以去看

看比較一下!!!!

↓↓↓限量特優價格按鈕↓↓↓



商品訊息描述:

主要設施

  • 60 間客房
  • 供應早餐
  • 客房餐點服務
  • 24 小時櫃台服務
  • 空調
  • 每日客房清潔服務
  • 舒適旅店
  • 電腦工作站
  • 櫃台保險箱
  • 多語服務人員
  • 大廳免費報紙
  • 行李寄存

闔家歡樂

  • 獨立浴室
  • 電視
  • 免費盥洗用品
  • 每日客房清潔服務
  • 電梯
  • 衛星電視服務

鄰近景點

  • 馬賽市中心
  • 舊港 (1 公里)
  • 拉維埃耶慈善院 (1.2 公里)
  • 歐洲地中海文明博物館 (2 公里)
  • 聖母加德大教堂 (2.4 公里)
  • Saint Vincent de Paul 教堂 (0.4 公里)


商品訊息簡述

:





鉅亨網新聞中心

現今科技發達,透過互聯網,資訊唾手可得,很多人質疑一向被視為「知識寶庫」的傳統圖書館是否還有存在價值。輿論認為,當今圖書館必須破繭圖存,重點已非藏書量多寡,而是能給予讀者一種獨特體驗 ----- 交流。

20 世紀初,慈善家卡內基為世界帶來圖書館的概念。他希望藉着免費書藏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推廣知識。然而在之後 100 年,大家都執着用「館藏」分析一間圖書館的優劣,忽略了交流。

美國國會圖書館 (圖:AFP)在資訊科技進步下,現在情況已經出現變化。圖書館設計師開始將「交流」作為設計重心。他們認為圖書館是一道橋樑,能成為社區的催化劑,將居民連繫一起,塑造出全新的世界。因此,圖書館應盡可能設計得舒適宜人,能為讀者提供空間,探索書本蘊藏的記憶,醞釀未來無限的可能。

這並非單單紙上談兵,美國錫達拉皮茲 (Cedar Rapids) 公共圖書館 2008 年被洪水沖毀後原址重建,徹底改善空間設計。自 2013 年重開後,訪客數字比重建前大幅上升,活動參加人數上升 3 倍。該圖書館更在 2015 年獲得美國建築師學會 (AIA) 頒授優秀圖書館建築獎。

英格蘭文化、媒體及體育部自 2005 年起,統計英格蘭公共圖書館的人流,顯示在去年 3 月至今年 3 月,僅 33.4% 成年人曾使用公共圖書館,相比起 10 年前的 48.2%,人數足足下跌 3 成。民宿部落客推薦

大英圖書館 (圖:維基百科)英國的圖書館一間接一間關閉,自 2016 年 4 月以來,再有 72 間圖書館及 5 間流動圖書館瀕臨關門。關注圖書館服務的克拉克形容,負責圖書館服務的官員漠視危機是不能接受;英國圖書館與資訊專業學會發言人泰勒也說:「圖書館應進行改革,跟貼時代步伐,包括引入電子書等。」

當局統計了不同階層人士使用圖書館的情況,人數下跌最多的組別,分別是「生活充裕的城市人」及「富有成功人士」。相反,「生活條件差」的組別只輕微下跌。同樣,在生活條件最差的地區,圖書館用量相對穩定;在繁盛的都市地區,數字卻大幅下跌。泰勒認為情況合理,「生活條件差的地區,居民更善用圖書館的資源提升讀寫能力,吸收知識。」

英國過去 6 年流失 8000 個圖書館職位,反映「圖書館學」這一專業領域正走下坡。

史密斯 2010 年在設菲爾德大學取得圖書館學碩士學位,打算入行一展拳腳,但前財相歐思邦 (George Osborne) 同年實施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緊縮政策,圖書館的受薪職位減少 1/4,換來的是一批義工。史密斯認為,義工沒有支薪,無須問責,很多時在每日開館時間未有露面.而且欠缺相關訓練。眼見專業受損,她發起「Voices for the Library」運動,為業界發聲。

丹麥皇家圖書館 (圖:維基百科)同樣擁有圖書館學碩士學位的安斯蒂斯指,這情況對任何希望有效運作圖書館服務的人都是噩夢,將來或被迫削減開放時間、維修費及購書經費。不過靠義工運作圖書館也有成功例子,例如白金漢郡 50 名義工成功營運一間瀕臨倒閉的圖書館,獲英國女王頒發義工服務獎。荷蘭鹿特丹市郊一間圖書館 3 年前面臨當局關閉,居民抗議無效,決定自行創辦一間圖書館,現已有 100 名來自 17 個國家的義工協助,每周開放 5 天。

英國阿伯丁羅伯特戈登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里德,質疑圖書館變得「非專業化」的說法,認為負責管理的仍是專業人士,又指修讀圖書館學的學生有上升趨勢。

新一代讀者喜愛方便輕鬆的學習環境,要留住他們,必須為他們度身訂做圖書館設施。目前不少美國圖書館調整紙本書和電子書比例,引入咖啡座、小組學習區及梳化,並修改規則,容許讀者聊天甚至 24 小時開放等。

西密歇根大學圖書館主任加里森承認,傳統圖書館重視館藏、輕視讀者需要,但隨着手提電腦及無線上網普及,印刷館藏已非獲得資訊的唯一方式,「千禧世代」學習模式已徹底改變,圖書館必須與時並進,「如果我們容許讀者飲食,他們願意逗留更久」。

澳洲國家圖理館 (圖:維基百科)不少圖書館亦引入高科技設備,例如增設媒體製作實驗室、配備激光切割機及 3D 打印機的「創客空間」,以及容許讀者投影研究課題的「數據視像牆」等。舊金山的圖書館更僱用社工,邀請露宿者透過閱讀館藏,學習申請社會救濟的方法。

圖書館的整體環境亦有改變,康涅狄格學院院長伯杰龍表示,學院圖書館 1976 年開幕時,為保護館藏免受陽光照射,只設計了一扇小窗,但現時已把原設計擴建,採納更多自然光,並創造更多公共空間,留住讀者。不過,不少圖書館仍然保留個人學習區及安靜時段,方便用家在寧靜的環境學習。

保存數碼內容也是資訊科技時代的一大課題,美國圖書館協會 (ALA) 主席尼爾指出,世界每日都有電子圖書、網上遊戲及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 (MOOC) 等新事物湧現,「如果無法妥善貯藏數碼內容,我們以後如何為世界撰寫歷史?」美國數碼公共圖書館 (DPLA) 執行主任科恩則指,DPLA 已建立數據中心,收集不同機構的數碼資訊,方便讀者日後瀏覽。美國國會圖書館亦透過相片分享網站 Flickr,讓公眾查閱檔案。(文:香港文匯報)

#NEWS_CONTENT_2#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ceawywsw6 的頭像
    yceawywsw6

    好康分享

    yceawywsw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